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国外资讯

欧洲议会智库发布欧盟能源领域清洁技术发展报告

信息来源:江苏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    发布日期:2025-02-12    阅读:37次
字体:
0

在全球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清洁技术成为欧盟实现脱碳与提升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力量。2025年1月16日,欧洲议会智库发布欧盟能源领域清洁技术发展态势总结,分析了欧洲能源领域清洁技术的市场和困境,梳理相关立法框架。

一、引言

清洁技术对欧盟绿色转型和经济竞争力意义重大,国际能源署等界定了关键技术范畴,全球市场增长迅猛,预计 2035 年关键清洁技术市场规模近 2 万亿美元。中国在多数关键技术制造领域领先,欧盟虽在高价值发明方面有优势,但部分领域本土制造滞后,且高度依赖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大力支持本国清洁技术制造,欧盟资金支持在针对性、慷慨度和获取便捷性上存在差距,双方成立工作组应对竞争。

二、各清洁技术发展现状

1、太阳能光伏(Solar PV)

市场增长与目标:在欧盟发展迅速,2023年装机容量达269GW。欧盟设定2025年320GW、2030年600GW的非约束性目标。

产业联盟与宪章:欧洲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于2022年成立,目标是到2025年将欧洲太阳能光伏年制造产能提升至30GW;2024年签署的欧洲太阳能宪章列出支持该行业的自愿行动,如推广创新部署形式、为制造设施创造有利框架条件。

价值链情况:尽管中国主导太阳能光伏价值链(在太阳能电池板所有制造阶段占比超80%),但欧盟企业在逆变器和多晶硅生产方面较为活跃,不过欧盟近期84%的已安装太阳能光伏模块依赖进口。

2、风能(Wind)

市场地位:欧盟风电行业仍是全球重要参与者,2022年欧盟制造商占欧盟风电市场85%、全球市场份额30%,2023年总装机容量达220GW(陆上201GW、海上19GW)。

目标与计划:欧盟设定 2030 年海上风电和海洋能源非约束性目标为111GW、2050年317GW,这提高了2020年海上可再生能源战略的目标。2023年10月通过的欧洲风电行动计划包括加速审批、改进拍卖系统和促进融资等行动;2023年12月的欧洲风能宪章包含支持风电行业发展的自愿承诺。

3、电池(Batteries)

生产与应用:对交通(电动汽车)和固定应用(尤其是电网平衡)至关重要,预计2025年欧盟电池产量达458GWh、2030年达1083GWh。虽然多数电池用于汽车领域,但固定储能也在增加。

产业格局:中国主导电池供应链(占全球电池电芯生产能力85%),不过欧洲电池工厂逐渐增多。欧盟委员会 2017 年发起的欧洲电池联盟整合了该领域利益相关者,还有 Eurobat 和 Batteries Europe等相关协会和平台。2019年和2021年启动了两个电池价值链的重要共同利益项目,涉及12个成员国的59家公司。

4、热泵(Heat pumps)

安装与就业:是高效且无化石燃料的技术,可用于供暖、热水和制冷。截至 2023 年底,欧洲安装了 2400 万台热泵,欧洲有超 250 个制造基地,直接雇佣约 16.8 万人。

目标与平台:根据 REPowerEU 计划,到 2030 年住宅和服务领域需安装 4150 万台热泵以实现计划目标。虽然欧盟热泵行动计划尚未发布,但 2024 年 11 月启动了热泵加速平台以加快部署。

5、电解槽与氢气(Electrolysers and hydrogen)

氢气生产与应用:可再生氢可用于钢铁生产替代煤炭、作为能源载体和化工原料等。欧盟 2023 年氢消费估计为730万吨,2022年欧盟96%的氢由天然气生产,碳排放高,而水电解结合可再生电力是生产可再生氢的关键技术,低碳氢(蓝氢)则通过天然气与碳捕获和存储结合生产。

欧盟目标与战略:REPowerEU(氢加速器)设定2030年欧盟可再生氢国内生产和进口目标均为1000万吨,且2030年需65GW电解槽装机容量。中国在电解槽产能方面领先(2023年在建750MW,欧盟2022年新增约80MW),且其电解槽制造能力占全球60%。欧盟2020年出台氢战略推动投资和生产,同时成立欧洲清洁氢联盟、创建氢银行,并启动四个氢价值链的重要共同利益项目,还制定了可再生氢生产规则和低碳氢评估方法。

6、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

目标与现状:欧盟委员会估计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每年需捕获5.5亿吨二氧化碳,目前2030年目标是每年至少5000万吨二氧化碳注入能力。2023年报告显示CCUS技术成熟可用,但成本高、商业和监管存在不确定性,需大规模部署以实现长期目标。

战略与措施:2024年2月通过的工业碳管理战略规划了欧盟扩大碳管理、改善投资机会和建立欧洲二氧化碳单一市场的综合方法。

三、欧盟立法框架

1、《净零工业法案》(Net-Zero Industry Act)

技术涵盖范围:2024年6月通过,确立了欧盟19项战略净零技术的制造能力提升框架,包括太阳能光伏及太阳能热技术、陆上和海上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池及储能技术、热泵及地热能技术、氢技术(如电解槽和燃料电池)、可持续沼气和生物甲烷技术、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电网技术、核裂变、可持续替代燃料、非生物来源可再生燃料、水电等。

产能目标设定:规定到2030年,欧盟制造能力需满足至少40%的欧盟年度部署需求,到2040年达到全球产量的15%。同时,设定了到2030年确保每年至少5000万吨二氧化碳注入存储站点的欧盟层面目标。

支持与促进措施:为国内净零技术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如简化行政程序、促进市场准入。给予净零战略项目 “优先地位”,设立 “净零加速谷” 以容纳产业活动集群和监管沙盒来测试创新净零技术。还建立机制支持技能发展,如欧洲净零工业学院。虽法案本身不提供额外资金,但鼓励成员国使用25%的年度排放交易体系(ETS)收入支持清洁技术制造,且有净零欧洲平台协助实施,提供获取公私资金的建议。

2、《关键原材料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

目标与作用:2024年4月通过,旨在确保欧盟获得关键原材料的安全和可持续供应。通过加强欧盟内部的提取、加工和回收能力,实现原材料进口多元化,促进替代,便于监测和风险缓解,并提高关键原材料的可持续性和循环性。

原材料清单与产能基准:确定了包含17种战略原材料(附件I)和34种关键原材料(附件II)的清单。针对原材料的提取、加工和回收分别设定欧盟国内产能基准,即提取至少占欧盟年度消费量的10%、加工至少40%、回收至少25%,且欧盟年度消费不超过65%来自单一第三国。战略项目可受益于简化许可程序和便捷融资渠道,同时设立欧洲关键原材料委员会协调法案实施。

3、《欧洲战略技术平台》(Strategic Technologies for Europe Platform,STEP)

总体目标:2024 年 2 月通过相关法规创建该平台,旨在促进对关键技术开发和制造的投资,涵盖数字技术、深度科技创新、清洁和资源高效技术(包括净零工业法案中定义的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

具体措施:使欧盟资金能够重新规划用于支持STEP相关部门,建立STEP门户整合资金机会,为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创建STEP印章,作为高质量项目标签助力其获取资金。

4、《可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

目标设定:2023年修订后,设定了到 2030 年欧盟最终能源消费中可再生能源占比42.5%的目标,2023年该比例为23%。

促进措施:通过加速许可程序、赋予可再生能源装置优先公共利益地位,推动太阳能、风能、热泵、电池和氢等清洁能源技术的部署。同时,确立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暖制冷和交通领域使用的通用规则,还包括允许消费者自产电力和促进电池推广的条款。

5、《电池法规》(Batteries Regulation)

涵盖范围与目标:2023年出台,适用于各类电池,如便携式电池、电动汽车电池、工业电池以及电动自行车和滑板车等轻型交通工具电池。其目标是提高电池使用的循环性和原材料供应的安全性。

具体规定:设定了生产者的废物收集目标(如2030年便携式电池73%)、电池化学元素回收目标(如2031年锂80%、铜95%)、电池中最低回收成分水平(如2031年8月起铅85%)和回收效率目标(如2025年锂基电池65%)。还引入了电池标签、报废管理和原材料采购尽职调查义务等规则。

6、《分类法规》(Taxonomy Regulation)

标准制定:2020年制定,建立了促进可持续投资的欧盟通用框架,规定了环境可持续投资的标准。投资需有助于一个或多个环境目标,如气候变化缓解与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向循环经济转型、污染预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活动清单:要求欧盟委员会提出环境可持续活动清单,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制造、氢和电池等低碳技术制造、清洁能源发电等,为清洁技术投资提供指导和规范。

四、欧盟资金支持

1、投资需求与资金来源:据欧盟评估,2023-2030年仅六项技术达NZIA目标需920-1190亿欧元。当前欧盟预算、复苏与韧性基金等多渠道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基金是清洁技术专项主要资金。还有凝聚力政策基金等多种潜在来源,成员国ETS收入也用于低碳技术。

2、监管环境对投资的促进:监管政策提供国家层面支持清洁投资空间,临时危机与转型框架赋予成员国投资关键领域灵活性。

转载链接:https://www.tbtguide.com/c/mypt/gwxw/591014.jhtml

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微信公众号
关注“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获取更多服务。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