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国外资讯

2025年上半年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4    阅读:1547次
字体:
0

2025年上半年TBT通报情况

2025年上半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下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166个*1成员中共有78个成员提交了2195件TBT通报*2,同比增长9.9%,其中包括1397件新通报、712件补遗通报、63件修订通报和23件勘误通报。提交通报数量位列前十位的成员依次是:美国、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乌干达、中国、布隆迪、马拉维、埃及和智利,其中以发展中经济体为主。

前十位WTO成员提交的TBT通报数占所有成员总通报数的59.6%,比重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美国是上半年提交TBT通报数最多的成员,也是前十位成员中唯一的发达经济体,提交的通报数共229件,同比增长10.6%。肯尼亚排名第二,是上半年提交TBT通报数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共202件,同比大幅增长60.3%;马拉维首次进入提交通报数前十的名单(排名第八),上半年共提交了77件通报,同比增加24.7倍;埃及排名第九,上半年共提交了67件通报,同比减少65.6%(见表1)。

表1.png

1 2025年和2024TBT通报数前10位国家(上半年

注:本表2024年上半年数据来源于本网站《2024年上半年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在156个“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中*3,上半年共有57个国家/地区提交了1593件TBT通报,比上年增长19.4%,占WTO成员总通报数的72.6%。除乌干达和埃及外,排名较前的“一带一路”国家上半年所提交的TBT通报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见图1)。

 图1.png

图1 2025年和2024年部分“一带一路”国家TBT通报数(上半年)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4成员国2025年上半年共提交了360件TBT通报,同比增加29%。其中,TBT通报数同比增长最明显的是印尼和韩国。越南、菲律宾、澳洲和新西兰等所提交的TBT通报数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见图2)。

 图2.png

图2 2025年和2024年RCEP成员国TBT通报数(上半年)

(如无特别注明,本节数据均来源于WTO官网,收集于2025年7月1日)

*注:

1. 科摩罗和东帝汶分别在2024年8月21日和8月30日加入WTO。

2. 按照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第2.9.2条的要求,只要各成员拟议的技术法规不存在有关国际标准可参照,或拟议的技术法规中的技术内容与有关国际标准中的技术内容不一致,且该技术法规有可能对其他成员的贸易有重大影响,则各成员应“通过秘书处通知其他成员拟议的法规所涵盖的产品,并对拟议的法规的目的和理由作出简要说明”。WTO秘书处通常会将各成员发出的这种简要说明通知以一个固定格式表格的形式派发到其他成员,这个表格就是TBT通报。TBT通报作为WTO最官方和正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布渠道,是体现WTO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方向和趋势的重要文件。本简报不统计条款10.7、条款15.2等通报。

3.“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名单来源于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一带一路网”中的“国别”一栏。截至2025年7月2日,已有156个国家/地区列入该栏。有关“一带一路”名单信息源诸多,本报告以该官方网站为准。

4.《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十国。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 

  

 

2025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欧美消费品受阻情况

本简报所述“受阻”是指产品被当地海关拒绝进口、自动扣留以及进入对方市场后被召回等多种出口受阻情况。本节介绍美国CPSC召回和欧盟Safety Gate通报。

【美国】

2025年上半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共发布210例召回通报(Recall),同比上升18.0%。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消费品)共144例,占美国CPSC召回总数的68.6%,比重较上年增加6.2个百分点,涉及金额约40.0亿美元。此外,有18例是美国与加拿大联合进行召回,占中国产品被召回通报数的12.5%。

中国输美产品被召回最多的产品为儿童用品和玩具(25.0%)、电器/电气设备(19.4%)和纺织服装(8.3%)(见表2、图3)。

被召回的36例儿童用品和玩具中,玩具产品共16例,被召回的主要原因包括玩具磁铁部件磁通量不符合规定、产品铅或镉等化学物质含量过高、小部件脱落造成呛噎,以及含有纽扣电池造成吞食伤害等。儿童用品(20例)包括婴儿安全门、婴儿背带、婴儿床、婴儿床围、高脚椅、婴儿车风扇、婴儿凳等,被召回原因包括产品存在造成窒息、卡夹、跌落等风险。电器/电气设备共28例,被召回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存在着火或触电风险,部分产品还因烫伤和割伤风险被召回。

表2 2025年和2024年美国CPSC召回中国出口消费品前5类产品(上半年)

表2.png  

图3.png

图3 2025年上半年美国CPSC召回中国出口消费品的类别分布(例)

 

(2025年数据来源于美国CPSC官网,收集于2025年7月1日;2024年上半年数据来源于本网《2024年上半年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欧盟】

2025年上半年,欧盟非食品类危险产品快速预警系统-安全门(Safety Gate,旧称:RAPEX)共发布2530例危险产品通报,同比增加37.7%。其中,原产地为中国的通报有987例,同比增加21.6%,占欧盟Safety Gate通报总数的39.0%,比重较上年同期减少5.2个百分点。原产于中国被通报最多的产品为玩具(29.1%),另外还有电器用品与设备(25.5%)、化学品(6.4%)、照明设备和灯串(6.3%)和儿童用品和设备(3.9%)等(见表3、图4)。

 

表3 2025年和2024年欧盟Safety Gate通报中国产消费品前5类产品(上半年)

表3.png 图4.png 

图4 2025年上半年欧盟Safety Gate通报中国产消费品的类别分布

 

上半年中国产玩具被通报数共287例,同比增加了10.4%,被通报的主要原因有:玩具含有的邻苯二甲酸酯(DEHP、DBP、DIBP)过量或硼迁移量过高,可能会危害儿童健康;玩具的小部件容易脱落或易被接触,儿童可能会把它们放进口中并导致呛噎等。对中国输欧玩具通报最多的国家是法国,共63例。

中国产的电器用品与设备被通报数共252例,同比增加22.3%。电器用品主要不符合欧盟低电压指令和RoHS指令,存在电击等风险。对该产品通报最多的国家是瑞典(72例),被通报主要因为电器产品中部件或焊料的铅、镉、邻苯二甲酸酯以及短链氯化石蜡(SCCPs)过量,存在化学和环境风险。

被通报的化学品主要是因为剧毒物质尼古丁的成分超标,存在化学风险,不符合欧盟烟草产品指令。通报最多的国家是捷克共和国(39例);被通报的照明设备和灯串主要是因为使用者可能会触碰到可接触的带电部件而遭受电击,不合符欧盟低电压指令和EN 60598系列标准的要求,通报最多的国家是匈牙利(15例);被通报的儿童用品和设备主要是因为小部件导致呛噎,通报最多的国家是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5例)。

对中国输欧消费品提交通报数量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瑞典(14.6%)、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3.3%)、法国(11.2%)、波兰(8.2%)和德国(7.8%)(见表4、图5)。

 

表4 2025年和2024年欧盟Safety Gate通报中国产消费品的前5位国家(上半年)

表4.png 图5.png

图5 2025年上半年欧盟Safety Gate通报中国产消费品的国家分布

 

(2025年上半年数据来源于欧盟Safety Gate官网,收集于2025年7月13日;2024年上半年数据来源于本网《2024年上半年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2025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欧美农食及医疗器械产品受阻情况

本简报所述“受阻”是指产品被当地海关拒绝进口、自动扣留以及进入对方市场后被召回等多种出口受阻情况。本节介绍美国FDA拒绝进口和欧盟RASFF通报。

【美国】

2025年上半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共计通报拒绝进口16650批次,同比增加51.0%。对中国输美产品(含农食产品、医疗产品、化妆品及烟草产品等)通报拒绝进口2320批次,同比减少16.8%,占美国FDA通报数的13.9%,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1.4个百分点。

在农食产品方面,美国FDA通报拒绝进口农食产品5976批次,同比增加46.3%。中国输美农食产品被拒绝进口通报815批次,同比增加106.9%,占美国FDA通报农食产品总数的13.6%,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4.0个百分点。其中,被拒绝进口最多的农食产品是蔬菜水果(见表5、图6)。

 

表5 2025年和2024年美国FDA拒绝进口的前5位中国农食产品(上半年)

表5.png  图6.png

图6 2025年上半年美国FDA拒绝进口的中国农食产品种类分布

 

2025年上半年,除巧克力和可可制品、婴儿食品有少量减少外,其他种类中国输美农食产品被美国FDA拒绝进口批次数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导致农食产品总批次数成倍增加。尤其是烘焙产品、蔬菜水果和乳类制品,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113批次、75批次和59批次。

从拒绝原因上看,排在前三位的拒绝原因为“含三聚氰胺或其类似物”“含有毒有害物质”“标签未标注生产商、包装商或分销商的名称和地址”,分别有262批次、140批次和114批次涉及这三个原因(注:同一批次产品可能涉及多个拒绝原因)。

从具体产品上看,被美国FDA拒绝进口批次数最多的中国农食产品是饼干产品(含曲奇饼、苏打饼等),共被拒绝进口82批次,其中,有75.6%涉及“含三聚氰胺或其类似物”。其次是供人类和动物用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非常规特膳食品,共被拒绝进口34批次。

在医疗产品方面,2025年上半年美国FDA共通报拒绝进口医疗产品5127批次,同比增加3.3%,占美国FDA总通报数的30.8%,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4.2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医疗产品被美国FDA拒绝进口749批次(医药品200批次、医疗器械549批次),同比减少55.2%,占美国FDA拒绝进口医疗产品总数的14.6%,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9.1个百分点。

中国医药品被美国FDA拒绝进口批次数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23批次,而医疗器械被美国FDA拒绝进口批次数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1045批次,因此中国医疗产品被拒绝进口总批次数较上年同期减少了一半以上。

从拒绝产品上看,被美国FDA拒绝进口最多的中国医疗产品为专利药,共70批次,涉及22家企业。其次是处方眼镜镜片,共65批次,95.4%为同一企业产品于同一天被美国FDA拒绝进口。

从拒绝原因上看,美国FDA拒绝进口的中国医疗产品涉及最多的原因是注册问题。排在前六位的具体原因均是注册问题,分别为“药品或器械未在510(j)要求的列表中,或未提供510(j)或510(k)要求提交的通知或其他信息”(496批次)、“负责产品生产、制备、宣传、合成或加工的机构未按期注册”(405批次)、“器械与已上市合法器械为非实质性等同或510(k)未备案”(204批次)、“一级分销商(进口商)未按规定注册”(145批次)、“未获得批准的新药申请(NDA)”(115批次)、“III类器械未获得上市前批准(PMA)”(49批次)(注:同一批次产品可能涉及多个拒绝原因)。

 

(2025年上半年数据来源于美国FDA官网,收集于2025年7月7日;2024年上半年数据来源于本网《2024年上半年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欧盟】

2025年上半年,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发布2394例食品安全风险通报,同比减少11.6%。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被通报151例,同比减少20.5%,占欧盟RASFF通报总数的6.3%,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0.7个百分点。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99例(有1例实为食品接触材料但被通报国归类为食品),同比减少27.7%,占中国产品通报数的65.6%。另外还有食品接触材料46例,饲料6例。

在食品方面,通报最多的类别是“水果和蔬菜”(24例),该类食品的通报数占中国产食品通报数的24.2%(见表6、图7),违规原因主要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问题。农药残留一直是中国输欧食品被RASFF通报的主要原因,上半年RASFF公布的中国产食品通报中,约有29.3%涉及的违规原因是农药残留超标或检出未授权的农药,常见的违规农药包括毒死蜱、啶虫脒和吡虫啉等。除水果和蔬菜外,茶叶也是农药残留的重灾区。上半年共有16例中国产茶叶产品(大部分被归为“可可、咖啡和茶”类)被RASFF通报,其中13例涉及农药残留问题。

此外,上半年有1例口服美黑滴剂因未声明过敏原和标签不合规而被爱尔兰通报,这是中国产美黑产品首次被RASFF通报。

 

表6 2025年和2024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前5位产品(上半年)

表6.png  图7.png

图7 2025年上半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类别分布(例)

 

2025年上半年通报中国产食品最多的国家是荷兰,其次是德国、波兰和西班牙(见表7、图8)。今年5-6月西班牙频繁通报中国产干蘑菇,共有5例干蘑菇被通报,通报原因均为“未授权”。另一方面,根据西班牙媒体报道,西班牙马德里警方在6月开展了一项名为“operación Fuji”的行动,对多家华人超市销售的竹荪开展检查,收缴了超过29万份从中国进口的“有毒真菌食品”。目前,西班牙警方认为竹荪属于“有毒真菌食品”,可能造成肠胃炎和肝损伤,因此禁止销售竹荪,相关菌菇类食品出口企业应予以关注。

 

表7 2025年和2024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前5位国家列表(上半年)

表7.png

图8.png

图8 2025年上半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的国家分布(例)

 

在食品接触材料方面,2025年上半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接触材料制品(以下简称食接制品)46例,与上年同期持平。物质迁移(含重金属迁移和成分迁移)是中国产食接制品被通报的首要原因,65.2%的中国产食接制品通报涉及该原因,常见迁移物质包括初级芳香胺、甲醛和三聚氰胺等。通报中国产品食接制品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上半年共通报9例中国食接制品,且通报原因均为物质迁移。通报中国产品食接制品第二多的是奥地利,且奥地利通报的5例食接制品全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超标的硅胶产品,通报产品主要为空气炸锅的硅胶烤盘。

 

(2025年上半年数据来源于欧盟RASFF官网,收集于2025年7月14日;2024年上半年数据来源于本网《2024年上半年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微信公众号
关注“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获取更多服务。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相关资讯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