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国外资讯

Textile Exchange发布《时尚、服装和纺织行业基于科学的自然目标指南》

信息来源:江苏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    发布日期:2025-03-31    阅读:122次
字体:
0

2025年2月25日,Textile Exchange 发布《时尚、服装和纺织行业基于科学的自然目标指南》,旨在指导时尚、服装和纺织行业在原材料生产和初级加工阶段(Tier4)落实基于科学的自然目标(SBTs for nature),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科学的目标倡议(SBTi)2015 年发起,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减排和净零目标的标准、工具与指导,助力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与气候科学相符。科学基础目标网络(SBTN):2019 年成立,基于 SBTi 成功经验,开发自然目标设定方法,涵盖生物多样性、土地、淡水和海洋等领域,推动企业全面应对环境影响。自然积极倡议(Nature Positive Initiative)多方合作项目,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减少对自然的损害,积极恢复生态系统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虽无统一 “自然积极” 定义,但各组织定义方向一致。

一、行业关联

1、行业影响与需求

影响:时尚、服装和纺织行业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如棉花、皮革、羊毛、合成纤维等的获取,对自然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涉及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地利用变化、水污染等多个方面。

需求:SBTs for nature对行业的 Tier 4层面(原材料生产和初级加工)具有高度相关性。通过设定明确目标,能引导企业降低对自然的负面影响,比如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地退化、污染以及资源消耗等。这有助于推动行业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采用更可持续的采购和生产方式,进而降低行业的生态足迹。

现状与期望:依据Textile Exchange的2024年材料基准研究,约 52%的受访品牌和供应商已设定基于科学的气候目标,然而参与SBTs for nature的品牌和供应商占比仅约7%。Textile Exchange 期望借助这份指南,提高行业对SBTs for nature的参与度,推动行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与其他框架联系

多种框架协同:在自然相关领域,存在众多与纺织行业相关的框架和指导来源 ,SBTN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TNFD、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行星边界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这些框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共同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具体联系阐述:行星边界提出人类发展需遵循的九个边界,SBTs for nature的方法旨在指导组织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确保活动处于地球的承载极限之内;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消除贫困、保护地球、促进繁荣,SBTs for nature的方法与之契合,通过实施保护和可持续行动,推动实现与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积极全球成果;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SBTs for nature方法与之目标一致,共同推动保护和可持续行动;TNFD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自然相关披露和指导,建议组织在理解自然相关风险和机遇时,运用SBTs for nature指导来设定目标;自然状态指标框架用于评估减少自然压力的措施是否有助于自然恢复,SBTN等组织正探索将其指标融入自身框架。

3、与立法关系

欧盟相关指令:欧盟针对大型和上市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法律要求,其中包括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CSRD自2025年起适用于大型公司,主要聚焦于披露公司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以及财务风险与机遇;CSDDD从2027年起逐步生效,重点在于识别和解决公司行为对人权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与SBTs for nature的差异与联系:SBTs for nature专注于目标设定,以推动与自然相关的变革,目前仍为自愿性的。不过,其设定的目标和采取的行动能为CSRD的报告提供重要信息,同时有助于在CSDDD框架下解决与自然相关的影响问题。而且,SBTs for nature在满足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SRS)中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及气候变化相关要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帮助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数据。此外,SBTs for nature框架与欧盟森林砍伐法规中关于无森林砍伐产品的目标相符,尽管目前这并非强制性要求,但SBTN建议企业设定无森林砍伐目标并实施可追溯性措施 

二、目标实施要点

1、一般考虑因素

溯源产地:SBTN要求企业将原材料溯源至次国家层面,但行业供应链结构复杂,多通过第三方采购材料且常混合使用,导致在组合层面溯源困难。多数企业仅掌握国家层面的采购数据,这限制了精准评估。品牌和零售商应与供应链伙伴协作,绘制供应链地图,优先关注高影响和高产量材料,利用相关工具识别影响,借助可持续标准提升溯源能力,尤其要提高高影响商品清单中商品的溯源精度。

纳入直接运营范围:SBTN方法规定企业设定目标时需涵盖直接运营环节。在纺织行业,尽管直接运营对自然的影响可能并非最大,但因受企业直接管控,数据收集和目标设定相对简便,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控这部分影响。

纳入高影响商品清单材料:SBTN要求企业在目标设定过程中评估90%的高影响商品清单材料,少量材料可豁免。像皮革、棉花等材料,即使使用量少,对自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Textile Exchange的相关项目数据可辅助企业确定原材料的优先级,确保在行动中充分考量材料影响。

2、理解实施步骤

步骤1-2概述:步骤1“评估”要求企业全面评估自身对自然的影响,明确运营活动对生态系统、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及依赖关系,找出关键影响领域。步骤2“解释和优先排序” 则基于步骤1的数据,帮助企业分析并确定行动的优先领域,合理分配资源,重点解决对自然影响最紧迫且可行的问题。详细内容可参考相关报告。

步骤3核心内容:步骤3“测量、设定和披露” 是企业设定并验证科学自然目标的关键环节。企业根据材料影响,可针对淡水、土地和气候(通过SBTi)设定目标,生物多样性部分涵盖在淡水和土地目标中。该步骤的指导文件明确了测量影响、设定和验证目标所需的数据和方法。

3、淡水相关目标

关键问题聚焦:淡水相关科学目标主要针对全球生态系统中导致自然损失的两个关键问题,即水资源利用(特别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抽取)和淡水污染(由氮和磷引发)。

数据获取路径:计算直接运营的影响时,水数量压力计算需一手数据;计算上游活动影响时,水数量压力可通过一手数据直接测量或二手数据模型估算,企业应尽量获取高质量一手数据,二手数据仅在无一手数据时使用,并逐步替换。

目标设定流程:设定淡水目标分四个阶段,包括选择水文模型、计算基线压力、确定环境阈值和设定淡水目标。企业需为特定区域设定淡水数量和质量目标,这些区域包括原材料加工设施、农场等可能对淡水产生影响的场所,目标范围可能超出Tier 4层面。

4、土地相关目标

目标体系构成:SBTN提供了三个协同的土地目标。“禁止自然生态系统转换” 目标旨在防止企业在特定时间后进一步转换2020年认定的自然土地;“土地足迹减少” 目标专注于农业用地,促使企业降低直接运营和上游价值链的农业土地足迹;“景观参与” 目标鼓励企业与当地伙伴合作,改善景观的生态和社会指标。

实施要点详解:企业需依据自身情况设定土地目标,设定时间为提交目标给SBTN验证后的5-10年,也可制定长期目标。在设定“土地足迹减少”目标时,有绝对减少和强度减少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企业需综合考虑自身情况选择,并遵循SBTN指导管理潜在问题。设定 “景观参与” 目标时,企业可通过两种方式选择景观项目参与,需与当地伙伴合作,提升生态和社会指标,参与项目数量和范围需符合规定。


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微信公众号
关注“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获取更多服务。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