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剂作为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物品,相信家长朋友对它们并不陌生。干燥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电子产品、服装及其他易受潮物品的包装中,常见类型包括硅胶、活性炭、氧化钙(生石灰)、氯化钙和蒙脱石等。由于干燥剂部分成分具有潜在危险性,因误服误用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特别是家中有低龄儿童和高龄老人的家长应该格外注意。
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显示2023年2月至2025年3月,因干燥剂造成伤害的案例一共有30多例,其中15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以及60岁以上老人共占比80%以上,属于受到伤害重点人群,大部分为误服导致的中毒,小部分为使用生石灰干燥剂加水导致被热水烫伤。
2023年5月,东莞的S小朋友在家中将海苔食品中的圆形硅胶颗粒干燥剂(图1)包装拆开后并吞下,后续前往医院吊针后排便排出。
2023年6月,深圳的Q小朋友在家中将海苔食品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并加到水中之后水快速升温发烫并溅射到小朋友眼睛导致烫伤。
2024年2月,深圳的W老人将药品包装盒中的干燥剂当成了药剂拆开冲泡并误服导致中毒。
2024年3月,东莞的X小朋友家长因为回南天将干燥剂(图2)放在床底除湿,小朋友以为是吃的自己打开盖子误服了干燥剂。
2024年11月,中山的W小朋友在医院就诊开完药以后,小朋友的奶奶将干燥剂也当成了药品并给小朋友服下。
图1 图源案例
图2 图源案例
为了减少因干燥剂误服误用造成的伤害,小编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注意啦:
1. 干燥剂常被误认为是食品或药品,低龄儿童容易因好奇拆开包装导致误服,高龄老人可能因视力或认知问题将干燥剂当成药品误服。家长应教育孩子认识干燥剂及其潜在危险性,告诉他们干燥剂不是食物,不能食用,也不能随意拆开包装玩耍,同时帮助老人仔细检查药品包装,确保不会混淆干燥剂与药物。
2. 对于生石灰这类遇水后会快速放热的干燥剂,家长应向儿童科普其危害,切勿让孩子直接接触生石灰干燥剂或将干燥剂加入水中。
3. 家长应定期检查家中是否遗留未妥善处理的干燥剂,尤其是在回南天等潮湿季节使用干燥剂除湿后,应及时清理并妥善存放。
如果消费者在家庭、学校、体育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公共场所等,使用或消费各类产品因产品质量问题或产品缺陷导致人身伤害,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填报产品伤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