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以下简称“鉴衡”)向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四达钠电”)颁发了国内首张GB/T 44265-2024《电力储能电站 钠离子电池技术规范》电池单体认证证书。活动现场,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常务副主任王巍向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江旭颁发证书。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凭借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核心优势,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技术。尤其在储能领域,聚阴离子钠电凭借其高安全、高倍率、长寿命、宽温域等技术特性能适配丰富的应用场景。随着钠离子电池应用场景和产能的扩大,有望在电力储能、户用储能及特种车辆等领域加速渗透。
GB/T 44265-2024作为国内首个电力储能用钠离子电池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在层级划分上包含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簇、直流舱四个层级,涵盖外观、尺寸和质量、电性能、环境适应性、耐久性能、安全性能等要求,并且充分考虑到了当前钠离子电池技术的特性与发展成果,对部分项目要求更加严格,如将电池单体5℃初始充放电性能试验的能量效率提升到了不小于83.0%;交变湿热试验温度提升到70℃等。
海四达钠电着眼于具备结构稳定、安全可靠、耐高低温、高倍率、环保等优势的聚阴离子技术路线,作为国内率先取得GB/T 44265-2024标准认证的企业,证明其钠离子电池产品在电性能、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方面均已满足标准要求,且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彰显其在行业内的突出实力。
从2021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将钠离子电池纳入重点发展技术,到2024年GB/T 44265-2024《电力储能电站 钠离子电池技术规范》的发布填补行业标准空白,再到2025年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全产业链升级。钠离子电池在政策的驱动下,已逐步从技术研发迈向产业化应用阶段。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与市场认可度的提升,钠离子电池有望在电力储能、户用及特殊场景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