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订单”说法太夸张,不过企业坦承今年更难做
广东玩具出口企业寒冬将继续。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等因素,2008年广东省共出口玩具61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同)增长3.5%,出口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19.1个百分点。海关总署分析认为,外部形势仍在不断恶化,欧美一系列新的安全标准,将使我国玩具出口面临更大挑战。
粤出口玩企减少3244家
据海关统计,广东玩具出口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下降,至12月份出口值下降至3.8亿美元,同比下降11.6%,环比下降达23.4%。
广东中小玩具企业因金融危机大量退出。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广东省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共1740家,比上年同期的4984家减少3244家,同比大幅下降65.1%。其中,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共1205家,比上年同期减少3242家,占同期广东省玩具出口企业净减少总数的99.9%。
今年肯定更难做
“当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不断深化,玩具行业寒冬将继续。”海关总署预计。据了解,日前甚至有媒体报道称,广州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的一项调研报告表明,玩具业去年10月后基本没有订单。
不过,对此,广州市外经贸局表示了否认。该局局长肖振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绝无此事”。他称,实际上像东莞一些大厂倒闭后,部分订单会分流到广州的玩具厂。“总体来说接单情况有升有降”。
广州童趣乐玩具厂负责人也表示,“零订单”不太可能,只是数量减少。一般每年的10月份到来年年初都是玩具接单的淡季,到3月份订单会开始增加,4月份已经能决定全年的订单。“目前来看,订单已现下降趋势”。
1月份举行的香港玩具展其实已透露出不太乐观的信息。有参展商表示,接获欧美的订单较去年减少2-5成。而上述负责人也是参展商之一,他表示,客流明显减少,公司也只是在维持老客户而已。“现在外需没有恢复,加上不断提高的检测标准,今年肯定更难做”。
据海关总署介绍,广东玩具行业缺乏自主创新和贸易壁垒增加也是导致了出口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2008年以来,欧美等近40个国家或地区出台了新的安全环保标准,这对于本就利润低下的玩具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