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国外资讯

广东省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信息来源: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信息网    发布日期:2008-10-27    阅读:732次
字体:
0
        自2001年以来,广东省质监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将技术标准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广东省GDP达到30606亿元,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高新科技产业产值达到1.87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340亿美元。
         一、主要做法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2001年底广东省质监局会同省科技厅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技术标准战略。随后,广东省质监局与省科技厅联合出台了工作方案,在全省启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此项工作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列入《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一五"规划》,并作出决定由省政府牵头建立了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省级层面的带动下,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11个地市、县(区)政府相继制定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规划或意见,建立工作机制,为推动广东省产业优化升级创立了良好的技术标准工作环境。
         二是加强企业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导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截止2007年底,广东全省企事业单位共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48项,国家标准1079项,行业标准1284项。其中,有23项获得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数量居全国前3名。在家电、燃气热水器、陶瓷、铝型材等行业,广东企业主导参与了该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华为、中兴等企业还参与了制修订国际标准的工作。随着广东省承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数量的增加,广东的产业技术优势正通过相关标准的实施而得以在全国确立。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广东省质监系统将农业标准化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挖掘开发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如针对汕头市传统特色农产品芥菜,先后组织制订了生产技术规程等7个农业地方标准及多个企业产品标准范本,使芥菜从种子的生产、品质到栽培、深加工产品均有相应的标准。截至2007年底,广东全省已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27个,示范区种植业年均亩产提高13.9%,产品价格平均提高22.89%,亩产纯收入提高22.5%,农民人均增收1.2万元。
   四是推进"采标"工作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2005至2007年,广东全省每年企业产品"采标"数量连续超过1000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 "采标"企业7362家,有13157种产品已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总数居全国前3名。全省重要工业产品平均"采标"率已超过70%,居全国前列。大量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大大地提高了广东省产品质量,也增强了其出口产品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免疫力。
         五是建立健全标准技术机构和服务平台。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信息资源库,目前拥有的国内外标准和技术法规文献达到125种,40多万件,其中包括30多个品种的国际/国外标准全文光盘和三套原版国外法规。基本形成了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标准化研究院,佛山、顺德、江门等九市、区标准与编码所"三院九所"的标准化机构格局,保证了全省标准化技术研究与服务需要。
   二、几点体会
         一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是推进技术标准化战略的保障。实施技术标准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有利于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标准战略实施。广东省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时,采取了由省委、省政府牵头,质监、科技、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每年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为推动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经费保障。省级党政的重视,直接促进了市、县(区)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营造出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氛围,保证了技术标准战略从上至下的有效实施。
   二是推进"联盟标准"建设能有效促进标准的升级优化。随着城乡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广东出现了一批以镇(区)为地理单元,由多家同类生产企业汇聚而成的庞大产业集群,形成了"一镇一品"的区域性产业集群经济。为解决其产品技术含量低、行业无标生产现象突出等问题,广东省通过探索逐步建立了"镇(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模式。"联盟标准"的实施一方面解决了无标生产的问题,提高了标准覆盖率。如在"一镇一品"产业突出的中山市,目前全市产品标准覆盖率由75%上升至98%以上。另一方面,"联盟标准"也促进了产业集群品牌的打造,一批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骨干企业联合推出新的产品标准,争取研制国家(行业)标准工作主动权,使产品竞争力得到极大提高。
         三是加快公共检测平台建设能为技术标准战略提供技术支撑。标准化是一项业务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许多企业来说也是一项新的工作,推进这项工作离不开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和服务。由地区围绕重点支柱产业,统筹规划建设公共检测检验机构,合理调配资源,利用公共检测检验机构的桥梁作用,把标准信息服务延伸到企业,也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作为技术标准使用单位的公共检测检验机构除做好检测检验业务外,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优势,参加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参与或主导制修订更多有较高水平的技术标准。
         四是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化人才培育,为标准化战略可持续推进提供智力支持。由于培养、管理和使用体制机制的不健全,我国标准化人才教育长期缺位,造成现在标准化人才严重不足、现有队伍知识才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据广东省有关部门测算,广东全省的标准化人员缺口达37万人,缺乏具有影响力的标准化领军人物,在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仍停留在较低层次。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广东标准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今后,应从两个方面加快标准化人才培养。一是尽快探索在高等院校建立培养标准化人才的工作机制,培养标准化工作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二是加快建立并实施"注册标准化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设一支标准化专业队伍,确保技术标准战略可持续推进。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相关资讯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