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委会第2005/31/EC号指令,对第84/500/EEC号指令《关于与食品接触的瓷器制品的性能标准与合格声明》进行了修订。
指令指出:从2006年5月20日起,允许符合该指令的瓷器制品使用和进行贸易;从2007年5月20日起,不符合该指令要求的瓷器制品将被禁止生产和进口。新指令增补了在欧盟内生产和销售的可能与食品接触的瓷器制品必须附有由生产商和销售商提供的书面声明,声明瓷器制品符合本指令和欧委会1935/2004号法规的相关要求。经分析检测,铅和镉溶出量符合要求的瓷器制品应标示分析结果、检测条件、实施检测的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另外,新指令对仪器分析方法检出的铅和镉的限量标准由原来分别为4.0mg/L、0.3mg/L,修订为0.2mg/L、0.02mg/L,从而提高了此类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
我国是世界陶瓷生产大国,陶瓷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我国陶瓷出口金额为1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0.34%。其中,日用陶瓷出口4.55亿美元,增长23.32%;艺术陶瓷出口2.01亿美元,增长5.71%;建筑陶瓷出口3.18亿美元,增长47.54%;卫生陶瓷出口1.21亿美元,增长44.49%。其出口情况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我国对欧盟、美国贸易发展迅速。由于欧盟成员国的增多和欧盟取消对进口我国陶瓷产品配额的限制,欧盟已超过美国、东盟成为我国陶瓷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今年前4个月对欧盟出口金额为2.88亿美元;美国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出口金额为2.26亿美元,增长12.10%。印度、哈萨克斯坦、新加坡分列出口增长的前三位,同比增幅分别195.27%、86.41%、69.06%。二是从出口省市看,广东、辽宁、福建、河北、江苏稳居前五位,出口金额分别为6.45亿、0.95亿、0.91亿、0.87亿、0.84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5.20%、41.50%、22.28%、21.09%、14.16%。三是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金额为2.83亿美元,同比增长3.65%;三资企业出口金额4.69亿美元,同比增长81.11%;私营企业出口4.75亿美元,同比增长88.36%。
但是,我国陶瓷出口欧盟还面临诸多困境:一是铅镉等重金属超标问题仍较突出。据欧盟通报,今年1至8月,我国输欧日用陶瓷等食品容器具不合格72批次。欧盟新的指令和标准必将进一步使我陶瓷重金属超标问题更突出。二是欧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根据欧盟EG1383/2003法令,欧盟海关可直接销毁涉嫌侵权产品,从而增大了企业产品出口风险。目前,我国出口陶瓷产品自主品牌拥有率不足10%,多数企业盲目按照外商要求组织生产,导致很多违法隐患的存在和商标侵权事件的发生,货物被相关执法单位扣押,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三是国内陶瓷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高产量、高消耗、低效益”的现象十分突出。国内陶瓷行业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出口产品质量不高,加上大打价格战,目前我国日用陶瓷出口均价仅为每件0.2美元,只有英国、日本的七分之一,而进口陶瓷价格是出口陶瓷的14倍。我国日用陶瓷行业若以210亿件产量计,要消耗非金属矿物资源1050万吨以上,耗电75亿度,消耗标准煤1000万吨。
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和行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引导陶瓷行业提升产业档次;增强创新发展意识,在掌握市场需求信息的基础上,开发适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国内陶瓷生产商和出口商,应密切关注新指令的相关信息动态,积极改进生产工艺,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有效降低铅、镉溶出量,避免新指令成为阻碍陶瓷出口欧盟的不利因素,巩固我国陶瓷出口大国地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