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瘦肉精”到出口国外的“大白兔奶糖”,无论是真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子虚乌有的炒作,都让“食品安全”成为了2007年健康领域最吸引人的话题之一。这也难怪,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吃到的食物是绝对安全的。那么,这几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到底是在不断进步,还是像某些消费者担心的那样,已经“千疮百孔”?《生命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问:最近两年,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特别多,老百姓也感觉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比过去严重了很多。在您看来,是不是这样呢?
问:那么,合格率达到100%,是否就意味着食品完全不会出现安全问题了?
现在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有一定误解。他们认为,凡是吃的东西出问题,就叫“食品安全事件”,有些人甚至把假冒伪劣食品也都归入其中。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有毒有害物质”,一个是“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两者缺一不可。
我们必须承认,有一小部分假冒伪劣的食品确实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如用工业甲醇来兑制白酒,造成消费者眼睛失明,甚至死亡,这是食品安全问题。但如果只是一袋盐分量不足,虽然也算假冒伪劣食品,却对健康无害。因此我认为,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假冒伪劣食品和不安全食品划上等号。
而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分三大类。其中排第一位的,是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卫生部每年大约会接到两三万人的食物中毒报告,有病例记录在案的死亡人数大概有100多人。但据估计,我们的漏报率可能还在95%以上。其次是食物的化学性污染,例如农药残留、兽药、重金属、霉菌毒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等。最后是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如苏丹红。
现在国际上流行一个科学名词叫“可接受的风险”,也就是说一个风险根据科学家评估,认为它是“可以接受”的,或是“不可以接受”的。如果是“可以接受”的,尽管政府要根据规定采取措施,不许这种食品继续销售,但也应该同时告知消费者不必惊慌。
问:您觉得,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们应该如何降低食品安全上的风险?
另一方面,老百姓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三点:第一是食物多样化,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能降低吃到不安全食品的几率;第二是要到大的超市、商场购买大企业的品牌食物;第三要学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