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发布的新版《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能效标识上增加二维码,打通数据互联信息互通关键环节。一年来,新版能效标识扫码量2150万人次。进入2017年以后,日均扫码量达到12万人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预计,到2017上半年结束,累计扫码量将达到6000万人次。
据了解,自2004年8月13日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联合发布《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以来,共有35类产品纳入制度管理范畴,20多亿台的家电、办公、商用等用能产品和设备以及100多亿只照明产品的销售受到能效标识的影响,能源效率逐年提升,累计节电4000多亿千瓦时。近年来,我国终端消费市场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互联网快速普及,消费需求持续提升,引导夯实绿色消费模式是迫切的现实需要。修订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为新版能效标识增加了二维信息码,以丰富能效标识信息承载量,全面支撑节能绿色消费。
扫码量只是新版《办法》实施成效的体现之一。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分析,新版《办法》实施一年来,已经在4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新标识引入信息化手段,打击了能效虚标,可以提高执法效率。新标识基于能效标识备案信息系统的升级,引入“互联网+”手段,筹备开发用能产品能效标识执法专业APP,提供能效标识制度覆盖的30多类重点用能产品的备案、性能、生产、检测等信息,可为执法机构组织用能产品质量(能效)符合性监督的检查、判定、跟踪等工作提供支持。
第二,新标识打造产品质量综合评测平台,可以促进品质提升。通过能效标识二维码信息传播通道,及时有效地将国家抽查和产品质量评测结果输送给消费者,达到还原市场产品品质真实面貌,扩大高品质产品社会需求,有效推动消费品行业尤其是家电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第三,新标识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增强资源环境效益。信息平台集成了选、用、修、换等用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优质资源,使消费者能够更便捷地选购、保养、维修和更新家电产品,满足不同主体多样化的绿色消费需求。
第四,新标识的推出,将产品更完整准确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触动了企业控制不对称信息的利益点,避免了部分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采取遮挡、隐匿能效标识等违法行为阻止标识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