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水平都大幅高出不同国家机构和研究单位的估计值。如加拿大卫生部估算成人丙烯酰胺从食品中的平均摄入量应为每日人体重量每公斤0.3至0.4微克;而瑞典的研究则认为应为人体重量每公斤0.5微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估算的摄入量应为人体重量每公斤0.4微克。
由美国杂货制造商协会(GMA)资助的此项研究,使用了最先进的基于生理的毒理动力学模式,比较了丙烯酰胺和其衍生物环氧丙酰胺在人和老鼠身上的剂量。研究人员认为,可耐受日摄入量(TDI)和接触熟食中丙烯酰胺平均量的差额排除了神经中毒和肿瘤形成的可能性。研究人员表示其结论的确定性很高,因为其依靠的是最新的人体内剂量学模型,并对丙烯酰胺反应模式进行合理推断得出的结论。
补充信息:
——欧洲化学品局(ECHA)日前决定将丙烯酰胺列入欧盟高度关注物质(SVHC)候选清单;一并列入的化学物质共有15种。候选清单将在2010年1月更新,之后将决定这些物质是否要经过授权。
对此,欧盟食品和饮料工业联合会(CIAA)表示,尽管丙烯酰胺将加入清单,但对食品行业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因为自该物质受到各界关注以来,食品业界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 3
CIAA早已设立了“丙烯酰胺工具箱”(acrylamide toolbox),针对相关种类产品为业界阐明减缓策略。CIAA的加工过程污染物专家小组不断收集整理减缓和减少该物质的加工程序,并每年对“工具箱”进行更新。业界将“工具箱”的建议在生产中利用,并将意见向“工具箱”反馈。
——丙烯酰胺介绍:丙烯酰胺是一种可疑致癌物,它是在糖和一种称为天冬酰胺的氨基酸之间的热引导反应中形成,称为美拉德(Maillard)反应。这个过程能使烘焙、油炸和烧烤食品成褐色并产生可口的味道。尽管在实验室被证实是致癌物,但许多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日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很低,没有必要担心。
丙烯酰胺在2002年首次进入健康和安全议题,瑞典食品管理局的科学家报告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含有意想不到的高水平丙烯酰胺,并公布证据表明在实验室老鼠的试验中该化学物质能致癌。自从瑞典的发现后,全球都在努力收集这个化学品的数据;200多个研究项目已先后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