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国外资讯

出口鞋类企业需重视国外“绿色门槛”

信息来源:WTO检验检疫信息网    发布日期:2009-07-31    阅读:302次
字体:
0

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加之发达国家消费者对健康安全更加关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进口鞋类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断推出苛刻的“绿色门槛”,严重困扰着我国鞋类产品的出口。
        欧盟宣布从今年5月起,所有输欧产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含量不得超过0.1毫克/每公斤,而目前该物质广泛应用于鞋类等轻纺产品的杀菌及防霉处理,同时还要求出口货柜中不得含有任何刺鼻或瓦斯味道,受限物质包括溴甲烷、三氢化磷、甲醛、、三氯甲烷、二氯乙烷、二氟二氧化硫等。如果货柜被查到不符规定,必须实施脱气处理,脱气费用十分昂贵。意大利卫生部发布命令,要求对使用富马酸二甲酯作为防霉剂的产品进行没收和检测;美国服装鞋类协会也公布了其全球限制物质名单,受限物质包括富马酸二甲酯、甲醛、杀虫剂、重金属、阻燃剂和石棉等。
        
对此,鞋类出口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检验检疫部门建议鞋类出口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稳固地开拓国外市场:一是坚守欧美市场。尽管有分析认为今年欧美鞋类需求将萎缩20%以上,而且美元、欧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汇率风险较大,但欧美市场比重大,企业在拓展新兴市场的同时,不能放弃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应多接短单,以免客户流失。二是强化鞋类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对防霉剂、干燥剂的安全排查,确保产品出口安全。三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创立自主品牌,加强行业协调,改变创新不足、低价竞销、数量型扩张的主导发展模式。四是主动“抱团”应对。加强科研开发与协作,寻找禁限物质的安全替代品,积极与国外客户进行沟通,尤其要密切关注富马酸二甲酯过敏案例及欧盟官方通报信息。五是外贸部门和行业协会应主动服务,引导出口鞋类企业积极参加国际性展会,建立鞋类产品出口欧美的商业平台,进一步拓展俄罗斯、中东、南美、东南亚等市场,降低整体出口风险。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相关资讯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