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矛头仍指向内地产品
信息来源:贸发网 发布日期:2009-06-09 阅读:536次
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各国政府声言支持自由贸易方案,可是世贸最新公布的新开展反倾销调查数字却显示,各地政府实际上采取保护主义行动,以保障本土产业的利益。
世贸于2009年5月7日发出的新闻稿指出,在200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开展的反倾销调查共有208宗,较2007年同期(共有163宗)增加17%。
中国内地是主要的调查目标,共有34宗针对内地产品,但已较2007年同期(共有40宗)减少17%。
欧盟似乎并未放弃贸易保护政策,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下半年同样开展了9宗调查。2008年下半年的主要调查对象是贱金属行业,9宗新开展调查中有8宗是针对该界别。
欧盟开展的9宗调查中,8宗都是针对中国内地,反映欧盟仍然认为来自中国内地的产品是对本土产业的最大威胁。
据2009年首4个月的数据显示,欧盟的调查活动有增加趋势,合共开展了13宗调查,其中8宗针对来自中国内地的多类产品,包括货柜扫描系统、钼线、硅、甜蜜素、熨衣板、手动货盘搬运车及其重要零件。
代表欧盟钢材生产商的业界联盟Eurofer于2009年2月24日发表报告,名为《中国钢业中的政企关系 - 从国内外角度观察中国市场的扭曲状况》,无疑是为欧盟日后开展更多针对内地钢业的反倾销调查奠下基础。
在2009年5月8日召开的高层次经贸会议上,欧盟贸易专员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讨论贸易保护主义问题,强调经贸开放对双方从经济及金融危机中复苏非常重要。
虽然高层次对话似乎传达出正面讯息,但能否付诸实行却有待观察。欧盟方面,情况看来并无改善。欧洲委员会建议,保留对若干类钢铁喉管的反倾销措施,方案将提交下届反倾销委员会审议。此外,有传言指欧委会正在审视一宗关于若干类纺织品及服装可能在欧盟倾销的投诉。假如属实,则欧委会有可能在2009年8月前就此提交议案。
世贸数字显示,中国内地亦无停止开展新的反倾销调查,在200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开立了11宗个案。截至2009年3月31日为止,中国内地共有9项措施针对欧盟或个别欧盟成员国。这些事实意味未来中国内地可能对涉及欧盟的贸易保护活动采取更强硬的对应态度。
欧盟决定对来自中国内地的紧固件采取反倾销措施,业界反应强烈。有传言指中国内地考虑向世贸投诉欧盟的决定。期间,内地亦对来自欧盟的紧固件开展反倾销调查,欧盟业界形容为「以牙还牙」的做法。由此看来,欧盟与中国内地必须尽快达成共识,以免事态发展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
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