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09)年1月26日WTO秘书长拉米(Pascal Lamy)提出「金融暨经济危机与贸易相关发展报告」,检视2008年第三季爆发金融海啸后,会员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情况,当时报告认为高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但是在该报告公布之后,国际间贸易保护主义却呈现快速滋长的现象,因此WTO官方又重新审视会员面对金融危机所新增的贸易措施,于3月27日提出第二份「金融暨经济危机与贸易相关发展报告」。
依据上述第二份报告的内容,指出由于经济情况持续低迷,许多会员在国内压力日增下,越来越倾向实施保护主义行动,接连出现提高关税、执行新的非关税贸易障碍措施及反倾销调查与课税等措施。特别是某些特定行业商会如制鞋、汽车与钢铁业等产业,其中制鞋业方面,已出现阿根廷、巴西、加拿大、俄罗斯、厄瓜多尔与乌克兰等,对主要来自中国与越南的鞋类产品调高进口关税;汽车产业方面,目前已经有12个国家采取行动保护各自的汽车行业,其中美国、巴西与法国政府均给予本国汽车大厂廉价贷款;印度则要求实施进口许可证;而阿根廷对外国进口汽车零组件制定价格标准。还有10个国家以及欧盟对进口钢铁产品调升关税。
对于未来的全球经贸局势发展,WTO于第二份报告中认为因现有贸易协议已对进口关税设置上限,现今的保护主义措施,应当不至于让全球经济陷入1930年代大萧条,而多数新增的贸易限制或扭曲措施,才刚被执行,对于全球贸易影响一时尚无法有效确实的估计。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会缓慢扼杀国际贸易,削弱各国振兴经济方案的成效。
此外,对于最近所召开的G-20高峰会,亦存在呼吁消除保护主义的声音,如南非经济专家鲁德特(Dawie Roodt)建议,南非政府必须在G-20高峰会中要求各国不要只顾保护自身的货币和产业,富国不能太过自我中心;英国贸易大臣戴维斯(Mervyn Davies)亦表示,如果不想给全球经济造成新的伤害,G-20的成员国今后必须全力打击保护主义。
尽管目前的时势对于杜哈回合谈判不利,WTO秘书长拉米仍呼吁各国,尽速完成杜哈回合谈判,可进一步实质缩小的贸易限制。目前杜哈回合谈判台面上农业与非农产品市场进入(Non-agricultural Market Access, NAMA)草案,约可提供消费者1,50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方案;若其它议题如服务业及新贸易便捷化协议等能达成共识,其所创造的刺激效果,更可能超过该金额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