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委会的报告表示了:电子商务已在各国迅速发展起来了(尽管并不是在所有的成员国)。在2008年,罗马利亚和保加利亚,这两个最近加入欧盟的国家,个体进行网上购物的百分比最低,仅为4%和3%;而丹麦、英国、荷兰、德国、瑞典和芬兰则具有最高的个体网上购物比例(在50%到60%Z之间)。大部分的欧盟新成员国(2004年欧盟扩大时才加入)的个人网上购物百分比都比大部分原来欧盟15国要低。但令人吃惊的是,意大利、葡萄牙和瑞士的个人网上购物比例却非常之低。
根据欧委会的报告,香港的衣服、玩具、电子产品和其它日常家用物品的销售商应该把目光投向北欧的市场以及英国、德国和北欧。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属于成长中的市场,网上购物的人数增长的非常快,有很好的增长潜力。而对于东欧,欧委会指出,那里仍是一个初期的不成熟市场。
电子贸易在欧盟的各种销售渠道中仅次于传统的实体店,成为第二常用的购买渠道(79%的欧盟零售商选择实体店,同时有51%的欧盟零售商选择网上店铺)。电子贸易毫无疑问比邮政销售(30%)和电话销售(17%)更受欢迎。另外,关于消费者的种类,报告指出,根据欧委会的调查:成年男子、年轻的受访者(学生)和那些受过长时间全日制教育的人最倾向于利用因特网来购物或者享受网上服务。
对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跨国”电子贸易来说,情况则不是那么乐观:相比起在本国进行网上购物,在非本国进行的网上购物则显得非常之少。从2006年到2008年,欧盟国内网上购物的比例从27%上升到了33%,然而,跨国的网上购物比例则显得非常小并且变化不大(6%到7%);对应的,对于网上卖家来说,跨国销售的程度同样非常欠缺——在51%的零售商选择网上销售的同时,仅有21%卖家最近进行了跨国销售——这些数据甚至比2006年的数据还要低(2006年欧盟25国进行跨国网上买卖的比例为29%)。对于香港的网络零售商来说,应该意识到欧盟的中小型企业(SMEs)是不太愿意进行跨国的电子商务的。
仅管如此,总体上来说:消费者认为,比起传统的实体店,他们更愿意在因特网上购物,同时比较产品的价格也更加方便。在那些家里可以上网的欧洲顾客来说,他们之中有3%到5%的人通过因特网比较商品价格,比如说访问价格比较的网站。毫无疑问,网上销售极大的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使消费者更多的了解商业机遇。1/3被调查的消费者表示如果别的国家的产品更好更便宜的话,他们愿意从别的国家购买而不是从自己国家购买。更进一步,报告还指出,大部分的网上购物者更加满意他们在网上所购买的产品,而不是在传统实体店所购买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娱乐和休闲设施,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
另一方面,报告同样列出了部分不利于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原因(特别是不愿意在别的国家购物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了产品的付款手段、产品的运输和售后服务(退货、返修和投诉处理问题)等。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国外产品是否可以信赖等)同样是阻止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
妨碍零售商在别的国家进行网上销售的因素包括:由欺骗和不支付风险引起的潜在高成本,由国家法律和财政法规的差异所引起投诉而导致的而外成本,以及语言差异引起的而外成本。
销售商如果想进一步研究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可通过以下链接访问该报告原文。http://ec.europa.eu/consumers/strategy/upload/s/com_staff_wp2009_e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