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号,ECHA发新闻提醒所有企业,一定要重视SDS/eSDS中的安全使用信息,因为2017年欧盟28个成员国REACH监管的重点就是审查SDS中有害物质安全使用信息是如何编制,如何传递以及工人应如何据此进行现场操作的。
报道称,监管人员会审核eSDS与化学品风险评估报告(CSR)的信息是否匹配,审查eSDS中暴露场景的信息。一个完整的暴露场景,不仅需要描述物质的危害性,还需要有明确的暴露值,同时还要清楚地阐述物质对人体的暴露和在环境中的释放的风险是可控的。
监管人员还会实地考察,检查工人在工作场所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否遵循安全使用信息。国家监管局的监管人员会联合劳工部的监管人员一同评估操作条件和风险管理控制是否充分。
本次监管,是28个成员国首次联合通过供应链及供应链中传递的SDS来加强各方沟通。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接触有害化学品,尤其是接触高关注度化学品的工人能接收到准确的操作信息以确保其自身安全。为达成这一目的,监管局会勾勒SDS/eSDS在供应链上的有效传递方式,供企业参考。
本次监管工作将于2017年1月正式开始,持续一年。监管结果的报告会于2018年第四季度发布。
SDS(Safety Data Sheet)即安全数据表,是一份关于化学品组分信息、物化特性、危害鉴别、安全使用措施、储存信息、运输措施等信息的综合性文件,是供应链上物质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欧盟REACH法规强制要求的信息传递载体之一。REACH法规要求供应商在第一次发送物质或配制品时,需要对所有下游用户、分销商提供满足危险分类标准的物质或配制品的SDS。SDS中包含的化学品的危害信息和安全防护建议等,可以为专业用户提供有关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防护方面的必要措施。而eSDS,即Extended Safety Data Sheet,扩展的安全数据表,指有暴露场景作为附件的安全数据表。
以下产品需要提供SDS:根据欧盟第67/548/EEC号指令或第1999/45/EC号指令分类为危险品的物质或配置品;根据欧盟REACH法规附件XIII规定的标准被判定为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的物质(PBT)或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的物质(vPvB);未被划分为危险品但含有危险物质的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