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国外资讯

欧盟提前实施“新普惠制”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05-03-18    阅读:1492次
字体:
0

          中国相关外贸出口将受到一定影响,专家建议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欧盟近日宣布,将原定今年71日启动的新普惠制提前至今年41开始实施,相应地,中国16大类50种产品将全部提前三个月毕业,工业制成品中只剩工艺品和收藏品继续享受普惠制待遇。

          据悉,欧盟提前实施新普惠制的原因,是希望受到印度洋海啸影响的国家早日受益。根据新普惠制方案,斯里兰卡、泰国等国的部分商品将享受普惠待遇。对于我国产品提前终止享受旧普惠制,将对相关外贸出口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冲击。
 
          据了解,2004年,仅中山检验检疫局签发普惠制产地证书和一般原产地证书就达11.6万份,签证金额达30亿美元,其中签发到欧盟的普惠制证书(FORMA)达48000多份,占普惠制证书签证量的60—70%。而由于欧盟实施新普惠制,预计今年将减少普惠制证书20000多份。由于其他受惠国的同类产品仍享受普惠政策,中山的家电、塑料及制品等优势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将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欧盟现行的普惠制安排始于1995年,简称GSP,它是世界上32个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给予的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优惠关税。从1996年开始,欧盟相继减少中国的受惠产品。随着机电产品、塑料和橡胶、纸品、钟表等商品于41提前毕业41日后,广东出口产品中只剩下工艺品和收藏品可以享受欧盟普惠制优惠。


          检验检疫部门建议,国内企业可以采取的对策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或者改变出口方向,将出口产品转移到其他有优惠协定的成员国。此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给惠国成分这一新条款,根据规定,比如出口到某一给惠国的树脂喷泉中使用了由该国客户提供的水泵,那么水泵这一零部件就不会被归入进口成分,而可视为中国原产成分,使更多的产品符合给惠国的原产地标准。


来源:羊城晚报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相关资讯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