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国外资讯

我国将完善进口商品风险预警制度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05-03-07    阅读:1678次
字体:
0

          在2005年3月1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葛志荣表示,今年我国将加强对进口商品装运前的检验和预检,完善进口商品风险预警制度、卫生注册制度、进出口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和检验检疫准入制度,同时加强质检对外合作,合理解决双边贸易中出现的检验检疫问题。

        会上,葛志荣提到2月份的“苏丹红”事件。质检总局于2月23日就该事件发出紧急通知,表示要与全国各地的质检部门一起,对进口食品进行清理和普查。到目前为止,质检总局还没有接到来自各地的有关在国产或进口食品中发现“苏丹红”的报告。

        对进口商品装运前的检验和预检是目前安检系统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对进口商品发运前的检验和预检可以从源头上把好国门关。目前的预警系统还很不完善,并非与几个国家建立了预警制度就可以称作系统。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系统还需要驻外使馆、驻外商务处等驻外部门的协调而最终完成。

        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预警机制和相关应急制度的建立,应该“依据老百姓和政府两个主体都能接受的标准”。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应该尽快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强提高。“硬件”方面,要完善食品安全的评价标准,国家虽然出台了不少标准,但是有些标准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已经太老了,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必须考虑尽快与发达国家接轨。
        
          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将加强对外合作,包括对国外TBT/SPS(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植物与植物卫生评议)通报评议。目前质检总局下属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经初步建立了对国外TBT/SPS通报评议机制,但并不规范。食品安全检验技术也应该提高。这种技术起码应该可以保证对市场上的各类食品进行迅速和准确的检验。

        “软件”方面,国家整体执法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特别是一些偏僻的地方,国家应该对当地执法人员加强培训,从技术和经验两个方面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检验和反应能力。由于现行的相关法律已经有不少与现实不太符合的地方,所以对现行法律的修改不久就将进行。




来源:中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网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相关资讯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