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6日,欧盟联合研究中心发布《欧盟钢铁供应链分析:当前趋势和循环机会》。报告称,尽管2018至2024年欧盟钢铁产量下降20%,但其仍是重要生产方,且供应链依赖进口,约75%的铁矿石和焦煤来自欧盟外。提升高质量铁废料获取对推进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流失、增强韧性及助力行业脱碳至关重要。欧盟钢铁行业作为经济支柱,面临脱碳和全球竞争挑战,其政策围绕绿色转型、供应链韧性和循环经济展开,未来生产路线将向电弧炉(EAF)和氢基直接还原铁(H₂-DRI)等低碳技术倾斜,同时需应对废料污染和进口依赖等问题。
2022年欧盟进口17.5Mt、出口7.3Mt钢铁成品。不锈钢进口依赖18%,电工钢主要从中国、俄罗斯进口(2024 年俄供应停止),建筑(38%)和汽车(16%)为主要消费领域。
目前,欧盟58%产能为BF-BOF,41%为EAF;全球68%为BF-BOF,美国EAF占比超64%,中国85%为BF-BOF。预计到2035年,欧盟EAF+DRI-EAF产能占比将升至68%(DRI-EAF占18%,EAF占50%),BF-BOF因设施老旧(74%需升级)产能或下降。热轧卷、镀锌卷生产将更多转向EAF/DRI-EAF,线材82%将来自EAF。
当前,全球废钢回收率85%,欧盟废料使用率约55%,2023年废料消费降至75.1Mt(十年最低),但欧盟为全球最大废料出口地区(2023年出口19Mt)。2035年欧盟废料使用量预计达92Mt,供应112Mt,无短期短缺;但长期需解决铜等“tramp elements”污染问题,当前OECD废料平均铜含量0.25%,需改进报废处理技术。
目前欧盟已实施的政策包括:《清洁工业协议》《钢铁与金属行动计划》《工业脱碳加速器法案》推动绿色转型,CBAM(2026年生效)防止碳泄漏。
关注“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获取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