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国外资讯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良好发展格局

信息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日期:2008-11-17    阅读:295次
字体:
0
        经过30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国内工业行业首位、世界前列。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相对齐全、产业链基本完善、产业基础扎实雄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日益提升、宏观调控科学规范的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并正在向电子强国迈进。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2007年与1977年相比,产业规模翻了12番多,工业增加值13083亿元,相当于30年前的472倍,年均增长22.8%;利税总额3127亿元,相当于30年前的1421倍;出口额459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7.7%;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77年的0.7%上升到2007年的5.3%。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诸业并举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收入中,软件业占10.4%,计算机行业占31.1%、通讯设备行业占14.9%、家用视听行业占7.3%、电子器件行业占10.1%、电子元件行业占16.9%。2007年我国境内生产的移动电话手持机、微机、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等产品产量均已居全球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生产制造基地。
        伴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企业的研发水平日益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取得突破。2007年,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74%,占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27%。
        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境内本土电子信息企业获授权的专利为153483件,其中发明专利24943件。信息产业标准颁布6876件,以TD-SCDMA、数字音视频、闪联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标准21项。目前,TD-SCDMA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闪联标准成为3C协同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国内企业在掌握核心专利基础上联合制定技术标准的局面已经形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大大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面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城市农村信息化的快速推进,“金卡”、“金税”等重大信息化工程,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07年,全国电话用户数超过9亿户,网民2.1亿户,城镇居民电视拥有率达到150台/百户,计算机拥有率为60台/百户。
        产业做大,企业也在变强。通过实施大公司战略,一批民族品牌开始走向国际舞台。1987年首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第一的上海电视机一厂年营业收入为5.76亿元;1997年排名第一的四川长虹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2005年,海尔集团首次迈上千亿元的台阶;2007年,联想控股营业收入一举达到1462亿元,进入2008年财富全球500强。目前,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23家,超过千亿元的有2家。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相关资讯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