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星期五)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了绿色低碳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及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和举措。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转自国务院新闻办网站(刘健 摄)
绿色低碳相关成效
据陶青介绍,2023年,工信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的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部署,努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钢铁、电解铝、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中的落后产能进一步退出,78家钢铁企业3.9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二、绿色动能加快释放。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大先进典型培育力度,截至2023年底,累计在国家层面创建绿色工厂5095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7%。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风机成功并网发电,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沿海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呈加速态势。首个万吨级绿氢产业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预计超过9700亿元。
三、能源资源利用更加高效。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持续提升,乙烯等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已经超过3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预计超过93%。信息基础设施能效也不断优化,截至2023年底,累计培育196家绿色数据中心。
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遴选239家废钢铁、废纸、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全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22.5万吨,基本实现应收尽收。家电行业通过易回收、可拆解设计实现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超过80%。
下一步重点任务和举措 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推进《“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落地见效,持续提升新型工业化的含绿量,不断擦亮生态底色:
一、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减碳。统筹推进工业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开展工业数字化碳管理试点。2024年计划制定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大力发展氢能、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提升落后产能能耗、环保等要求,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着力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2024年力争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000家,完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试点推行“企业绿码”。充分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方面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
三、大力提升工业能效水效。推动重点行业和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发布2024年工信领域节能节水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持续创建能效、水效“领跑者”企业。
四、全面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鼓励有条件地区创建“无废园区”、“无废企业”。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2024年主要品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量要稳中有升,完善新兴固废利用体系,力争年综合利用废旧动力电池量达到26万吨以上。
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现状 此外,在《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截至2025年,我国将制定约50个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制定约200个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
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陆续出台了120余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涉及多类领域,举例如下:
国家标准:生物基塑料; 地方标准:化纤面料;印刷品、乳制品、家用纺织品、微型计算机、服装;电子信息产品等; 行业标准:液晶电视机、液晶显示器等; 团体标准:印刷品、家用洗涤剂等; 企业应关注产品碳足迹相关政策动态,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团队,研究实施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识别产品全生命周期范围内节能减排的重难点,为打造绿色低碳产品抢占低碳消费市场提供指导。
原文链接:https://www.reach24h.com/carbon-neutrality/industry-news/carbon-footprint-products
关注“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获取更多服务。